时值立冬,南昌湛蓝如洗的天空与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今年以来,南昌为进一步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翻看数据,上半年南昌自然生态系统保持良好水平,空气质量优良率88.4%,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排名并列第8。在如此喜人的成绩下,为保持空气质量,推进绿色发展,增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一节新颖有趣的环保公益科普小课堂正在拉开帷幕。
近日,团区委、区青志协联合南昌青赣环境交流中心的工作人员给南钢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了江西第一堂“添蓝锦囊——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科普小课堂”的公益科普课。课堂旨在提升公众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希望同学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为蓝天、为气候,采取行动。带着这样的目标,工作人员在走进课堂前做足了准备工作,为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别出心裁的公益科普活动。
课堂上,学生们认真听着导师讲解空气污染的种类来源以及自我防护,回答问题也十分积极。当问到他们是否了解乐山大佛真正“哭泣”的原因时,他们争先恐后举起手,并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是酸雨!”在之后的讲解中,他们还了解到了沙尘、雾霾、光化学烟雾等多种空气污染物,并讨论了来源。当导师问到空气污染的危害时,课堂气氛到达了最高点,同学们就空气污染对不同敏感人群的危害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名同学提出,空气污染会容易引起老人呼吸系统疾病,我们不仅要关心身边老人健康,更要从自身做起,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这名同学铿锵有力的发言得到了所有人热烈的掌声。带着这份高涨的情绪,大家还讨论了如何自我防护和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等问题,课堂也渐渐接近尾声。
课程结束时,导师和同学们共同做出了“添蓝宣言”,“空调26℃、人走关灯、低碳出行、光盘行动”都是共同承诺的内容,同学们还许诺,他们一定会相互监督,认真践行!
在这堂氛围轻松,内容扎实的环保公益科普小课堂结束之后,学生们仍展现出了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积极态度。他们不仅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感受,一位同学在总结的时候和大家分享道:我们不仅要思考怎么来减少空气污染、减缓气候变化,更要真正去做,我认为做很重要。这样的回答展现了同学们对环保的真切理解和满腔热情,让一堂环保课有了更多意义。
此外,这堂环保公益科普小课堂还强调了公众参与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生们在讨论空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时,展现出了强烈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他们互相补充、互相激励,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团队协作的精神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课程的深入,学生们逐渐形成了对环保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将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对空气质量这一环保问题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共青团青山湖区委